生活习惯大不同?初来日本会感到惊讶的二三事

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初来日本的朋友,肯定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对日本许多规定以及日本文化习俗感到惊讶,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聊聊一些日本最让外国人觉得另类的地方,方便大家能够尽快地融入日本。

1. 日本街头垃圾箱很少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个非常干净的国家,垃圾分类非常细化,街上也几乎看不到垃圾,就连在人头攒动的繁华闹市,仔细观察一下地面,也很难看到垃圾的影子。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你买双新的小白鞋,在日本穿上一周,鞋子依然会干净如新,就算鞋底都不会太脏。但你知道吗?日本街上是很难找到一个垃圾箱的。刚到日本的外国人肯定会对这一奇怪现象感到困惑,明明日本这么干净,为什么街上居然没有垃圾箱?那么日本人在外面又是把垃圾仍在哪里的呢?

日本不在街头巷尾设置垃圾桶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日本街头垃圾箱很少是有历史原因的。1995年发生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这是日本自二战结束后发生的一起性质极其恶劣的恐怖事件,该事件造成了13人死亡和数千人受伤。从此以后,很多日本人开始惧怕垃圾桶这类看不到里面投放的物品的东西。作为减少人民恐惧,同时也是防止恐怖袭击手段之一,政府开始大范围减少公共垃圾箱的数量,车站等处的垃圾箱也换成了透明的。方便看见内部物品。

2. 在日本的大都市,特别是东京地区生活着大量乌鸦,这些乌鸦非常喜欢翻垃圾箱,将垃圾箱周围搞得一片狼藉。减少垃圾箱的设置,也是为了防止乌鸦和野猫等动物对街道环境的污染。

3. “妥善处理垃圾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如果街上大量设置垃圾箱,很多人就会随意乱扔垃圾,甚至将家庭垃圾带出来扔街上的垃圾箱里”——像这样的意识扎根于大部分日本人心中。得益于日本民众高度自觉的环保意识,使得日本街头就算没有垃圾箱,也非常整洁。

4. 垃圾箱的存在必定会产生垃圾回收和处理费用,因此垃圾箱的减少也可以降低政府公共支出成本。

2. 在日本街头不能随处吸烟

在中国,我们经常看见人们在街上边走边吸烟,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中对室外吸烟的规定中也只规定了室外吸烟需远离通风口、人员密集区域和行人必经通道。但在日本很多地方都是严禁吸烟的。比如在日本街头,就严令禁止边走路边吸烟,就算人流量很小的小巷子里,也是不能随便吸烟的。

那么日本的广大烟民在外面都跑去哪儿吸烟了呢?答案是户外指定吸烟区!

在指定地点吸烟是ok的,在非指定地区随意吸烟可能会面临罚款的处罚。针对这一行为的罚款,有些地区明确了罚款金额,比如东京千代田区和涩谷区配有指导员定期巡查,巡查到违规者,会对其收取2000日元的罚金,而像东京板桥区虽然也设置了1万日元以下的罚金条例,但目前还未正式实施。不知道指定吸烟区在什么地方的,可以用谷歌地图搜索“喫煙エリア”“喫煙所”进行查找,也有诸如”喫煙所マップ”这类app可供下载。

3. 乘车,餐厅用餐时不能打电话

在日本,餐厅,电车、地铁等公共交通中、医院中是禁止打电话的。特别是车内的爱心座位(優先席)附近,不仅不能打电话,甚至需要将手机关机。医院也是如此。因为手机存在电子辐射,对孕妇肚子里的小宝宝不利,而使用手机时产生的电波也会影响一些譬如装了人工心脏等医疗器械的人群,因此在日本,在这些地方都需要将手机关机。虽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的电波和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但部分日本人仍然比较在意这点,所以最好还是将手机电源关掉哦。

另外,在车内和餐厅内也不能打电话。这点也是和中国非常不一样的地方。大家需要注意。

在日本,你可以在车内或餐厅中小声交谈,却不能小声接电话。估计有的小伙伴就会问了,明明我说话和接电话用的都是相同的音量,为什么偏偏接电话就不行呢?如果遇到上司找我,我把电话挂了岂不是很不礼貌吗?其实这涉及到心理学上的“认知不协调”理论。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对于能够理解的内容会无意识地过滤掉,这些内容不会对其造成心理压力,但面对难以理解的内容时,就会不自觉地产生紧张等情绪。车内或餐厅中的人们的日常对话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范畴,一旦理解以后,大脑就会判断出这些对话与自己无关,进而将对话过滤掉。但通话的时候,由于只能听到电话这端的人单方面的只言片语,对话内容不连贯,听者就会对整体内容难以把握,从而产生心理压力。这就是为什么在日本的车内或餐厅中不能接电话的原因。

4. 在日本打车不用自己关门

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很多国家,出租车的车门都是由乘客自己开关的。但日本的出租车车门则是由司机远程控制的。这一与众不同之处让很多第一次乘坐日本出租车的外国人都会感到惊讶不已。追根溯源,日本出租车自动门的普及得益于1964年举办的东京奥运会。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非常注重顾客体验的国家,日本高质量的服务水准闻名世界。而出租车方面也不例外。最早日本的出租车司机为了让乘客有舒适的体验,每当乘客上下车时,司机都会下车为乘客开关车门。这一举动既大大增加了司机的工作量,也有可能与后方车辆产生碰撞,引发交通事故。因此日本人便开始考虑开发远程开关车门的系统,这样既减轻了司机的负担,也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终于,出租车自动门研发成功,于1959年起开始正式销售。然而自动门的推广却并非一帆风顺,当时“导入自动门实在是太过奢侈”这样的想法在出租车业界根深蒂固,自动门推广遇阻。直到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举办,才让自动门的销售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当年那届奥运会是日本乃至整个亚洲第一次争得的荣耀,面对这一场注定要载入史册,一个向全世界展示日本风采的绝佳时机,出租车的自动门便成为了向全球宣传日本超高品质服务态度的手段之一,从那时候起,日本出租车的自动门便开始大规模普及。

因此如果要在日本打车的话,千万不要上车后顺手“啪”地一声把车门关上哦,如果你这样做了,有可能会看到司机一脸震惊的表情。

以上就是初来日本的小伙伴们最容易感到惊讶的地方,希望通过本期的介绍,能为大家尽快融入日本生活助上一臂之力。

本文資訊均以公開時為準。

0 Shares: